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国家动漫园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正式启幕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高地

  2025年10月20日下午,国家动漫园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实践中心”)启幕仪式在动漫大厦隆重举行。当天,来自天津市商务局、投促局、生态城科技局、商促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咪咕文化、蓝色光标、好传文化、东娱影视动画等三十余家数字文化与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国家动漫园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这一新型产业空间的落成与“元宇宙生态伙伴计划”的正式发布。


  作为国家动漫园重点打造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平台,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设有数字会客厅、蓝星球元宇宙乐园、AI体验区、动漫V拍馆、国漫文创区等五大功能板块。中心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意驱动产业”为核心定位,旨在通过沉浸式展示、技术测试与内容孵化,构建文化创意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产业实验场。


  目前,园区已携手好传动画、鲲鲲动画等企业共同打造数字IP形象,推动芒狗动画VR产品首发测试,同时引入咪咕九天大模型、杨柳青年画、东布洲国际动画周等优质资源,成为京津冀地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


  与中心同步发布的“元宇宙生态伙伴计划”,则是国家动漫园推动产业协同的又一核心举措。该计划以园区的整合服务能力为基石,面向全国数字文化、XR、AI与创新工具企业,构建一个“内容—技术—渠道—市场”四位一体的生态协作体系。通过开放实践中心空间与设备、定期举办资源对接会、提供品牌推广与海外展示支持,园区希望将伙伴计划打造成一个可持续运作的创新共同体,助力生态成员实现从创意孵化到商业转化的全链条成长。


  读懂时代趋势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与产业集聚


  本次活动改变策略,创新性地采用“以内容为核”的理念。现场设置了沉浸式体验参观与产业交流两大板块,嘉宾沿“数字会客厅—蓝星球元宇宙乐园—咪咕AI体验区—动漫V拍馆—国漫文创区”路线依次体验,现场展示了包括咪咕“九天大模型”、芒狗动画《哪吒5DVR》、幻之境AI工具链等在内的多项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文化内容在AI、XR、大模型等新技术加持下的创意边界。


  座谈环节则以“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主题,围绕AI赋能内容生产、虚拟现实在文旅应用中的落地、数字IP的商业化路径等议题展开,形成了一场跨领域的产业思维对话。


  启幕仪式现场,产城信公司董事长刘嘉发表了致辞,分享了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设立的意义与重要性。


  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的设立,并非偶然的规划结果,而是国家动漫园在长期产业观察与实践中的主动选择。其背后,是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在新技术浪潮下的结构性转向,也是文化内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形态与价值链逻辑全面重构的现实需求。


  首先,全产业数字化升级是全局性、战略性的新趋势,文化产业数字化势在必行。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科技赋能文化”“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明确列为重点方向。伴随AIGC、XR、虚拟人、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发展,文化内容正在走向“交互化”“智能化”。


  但与此同时,产业链创意、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孵化器、内容园区或展览空间,已无法满足时代需要。正因如此,如何建立一个“从概念到场景、从创意到商业”的综合实验平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命题。


  其次,从园区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国家动漫园正面临从聚集到“聚集+策源”的成长。


  自成立以来,园区聚集了大量动漫、游戏、影视及数字创意类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化内容产业链。然而在新的产业周期中,仅仅依靠传统的企业集聚和展会推广,已不足以形成创新动能。园区需要既能为企业提供低门槛的实验与展示空间,又能在项目落地前提供数据、场景、设备、政策等多维支持的新平台。


  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也是服务企业创新、验证新业态的“加速装置”。


  第三,中心也对应解决了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的三大核心问题。


  根据产城信公司董事长刘嘉介绍,对应创意落地难、技术孤岛化、三大核心问题市场转化慢,中心通过开放设备与空间、启动“元宇宙生态伙伴计划”、依托国家级资质与渠道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转化、成长、落地市场乃至走向世界的有力托举。


  此外,国家动漫园此举还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天津作为北方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节点,正通过中新生态城等载体形成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的落地,使得“文化科技融合”从政策口号转变为实际抓手,将动漫园的资源、生态城的政策、企业的技术与创作者的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温度、有空间、有能级的产业共创体系。


  可以说,国家动漫园设立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并发布动漫元宇宙生态伙伴计划,要解决的不只是“园区做什么”,更是要解决好、落实到“文化科技产业如何更紧密的一体化”的问题。


  深化协同共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的启幕与动漫元宇宙生态伙伴计划的发布,不仅是国家动漫园一次空间更新,也是以此为支点,带动园区、区域与行业在结构、模式与认知层面的全面升级,更是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缩影。


  对园区而言,这是从“聚集”走向“策源”的转型标志。


  过去的动漫园以企业聚合、项目展示为主,如今则通过创新实践中心,形成了“创意孵化—中试验证—市场转化”的闭环机制。园区不再只是企业的“承载地”,而成为创新的“发生地”。


  同时,通过生态伙伴计划,园区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从空间运营者到资源组织者的角色转换。这种能力的转变,将直接提升园区的创新能级与品牌影响力,为后续招商、产业落地提供更强的吸引力。


  对区域而言,这是京津冀数字文化融合的战略支点。


  创新实践中心落地于中新天津生态城,意味着天津在“文化+科技”赛道上具备了新的区域竞争力。中心联动本地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望形成辐射京津冀的数字文化产业带。


  它不仅能吸引技术型企业、创意团队与投资机构的集聚,还能在内容创新、文旅融合、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


  对行业而言,这是文化科技融合进入“共生融合”阶段的信号。


  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内容驱动”到“平台驱动”的演进,而当下正迈向“生态驱动”。国家动漫园的实践表明,未来的文化产业不再依赖单一链条,而是由多元主体共同构建的网络化生态系统。通过将创作、技术、渠道与资本纳入同一机制中,创新实践中心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协同创新”的样本。


  从长远看,国家动漫园元宇宙创新实践中心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诞生,更是代表着未来文化与科技“对话”的全新样本。


  当科技与文化在同一空间中对话,当创意与产业在同一体系中共生,一个新的数字文化时代,正在这片土地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