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的发展不再仅限于游戏或社交——它正在成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重要游乐场。早在2022年,Gartner就预测,到2026年,25%的人每天将至少花一小时在虚拟世界里。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说法,但随着我们进入2024年,我们看到这一现实正在逐步实现。虽然目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急于戴上VR头戴设备,但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进入虚拟空间,目前虚拟世界的用户约为4亿。
麦肯锡最近的报告强调了这一转变,指出零售和娱乐业处于元宇宙繁荣的最前沿。然而,金融服务正在慢慢行动,谨慎而坚定。然而,毫无疑问——银行对元宇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麦肯锡指出,元宇宙已经从一个未来概念转变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它补充说,“到2030年,元宇宙有可能创造高达5万亿美元的价值,因此企业无法忽视它”,尤其是在DeFi和数字孪生等领域。
银行已经在尝试虚拟分支机构、客户互动工具和基于区块链的资产,为数字创新的下一个前沿做好准备。基础工作正在奠定,它可能会永远改变我们与金融服务的互动方式。
虚拟银行和元宇宙中的客户参与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大型银行在虚拟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达到超过2500亿美元。例如,汇丰银行在2022年3月购买了流行的元宇宙平台The Sandbox中的虚拟土地,成为新闻焦点。此举标志着该银行进入元宇宙,旨在与体育、电子竞技和游戏社区互动。汇丰银行的计划很简单:让客户参与互动、沉浸式的环境。
汇丰银行亚太区首席营销官Suresh Balaj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元宇宙是人们体验下一代互联网Web3的方式——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扩展现实等沉浸式技术。”
同样,摩根大通也在另一个虚拟世界Decentraland推出了Onyx Lounge,进军元宇宙。不过,该银行并不只是将元宇宙视为市场潜力。它认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银行业未来的关键部分。
Onyx首席执行官Umar Farooq表示:“我们并不认为DeFi领域或公共领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它仍然局限于公共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这仍然不是企业参与者所做的事情。有些企业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但他们并不将其用作支付手段。也许一些对冲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将其用作投资,但不用于日常运营。”
而且不仅仅是西方机构。韩国KEB韩亚银行于2022年与The Sandbox合作进入虚拟世界,旨在通过K-verse中的交互式数字体验吸引年轻客户,尤其是Z世代。虚拟世界已成为吸引这一人群的关键工具,而这一人群很难通过传统银行渠道接触到。通过利用虚拟世界,KEB韩亚银行旨在提供新形式的银行服务和活动,以吸引年轻一代。
区块链技术还是全面采用DeFi?
在技术方面,大多数银行都选择区块链集成,而不是成熟的去中心化金融,这种选择是有道理的。区块链提供透明度、效率和安全性,而DeFi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法国巴黎银行和桑坦德银行是银行使用区块链将债券和证券代币化的典型例子。
法国巴黎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和代币化证券。虽然结算时间缩短和成本节省的具体数字尚未公开,但该银行在这方面的举措旨在提高效率并降低客户成本。
法国巴黎银行数字资产和证券服务主管Wayne Hughes表示:“考虑到目前效率的缺乏,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基金分销领域具有很大的效率提升潜力,尤其是在短期内。我们确实看到不同参与者越来越认识到数字资产和区块链将成为未来基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Aave或Uniswap等DeFi平台在传统监管框架之外运作,这使得各大银行无法参与其中。马德里桑坦德银行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John Whelan在由Fintech Surge和未来区块链峰会组织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我可以想象未来会有一个全球结算网络,用于结算一种资产类别的证券,该网络在公共区块链网络之上完全受控、私有、许可的第二层中运行。”
2024年的新兴趋势
在雷达上,几种新兴趋势开始塑造元宇宙银行业的未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数字资产的整合,特别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和稳定币。根据普华永道的《2023年全球CBDC和稳定币概览》,CBDC和稳定币是推进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Web3等去中心化系统。虽然这些数字货币与元宇宙没有明确的联系,但它们有潜力支持新兴虚拟环境中的无缝交易。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23年年度经济报告,超过90%的央行都在以某种形式开展CBDC工作,无论是研究、实验还是试点安排。
另一个打破常规的趋势是房地产代币化。在亚洲和欧洲,银行正在探索允许客户投资虚拟房产的方法。例如,野村证券正在通过与BOOSTRY的合资企业在日本探索代币化,主要专注于金融工具。其他日本大型公司,如三井物产,已经推出了房地产代币化平台,以使房地产投资变得民主化。
我们不要忘记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的担忧日益增加,可持续性已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像BBVA这样的银行正在带头确保其数字化转型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绿色金融原则。BBVA一直积极参与可持续金融和区块链项目。
2024年10月的一篇文章强调,他们所有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都符合可持续性标准,该银行承诺到2025年将向可持续业务投入3000亿欧元。BBVA还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BBVA可持续发展总监Carlos Torres Vila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净零。”
世界经济论坛(weforum)和其他主要组织的一份报告强调,许多探索区块链的银行正在利用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例如,以太坊向权益证明(PoS)的过渡已将其能源消耗减少了99%以上,为减少区块链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更广泛的努力。
为未来奠定基础
展望2026年,很明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正在为更稳健地融入元宇宙奠定基础。预计全球元宇宙市场在2024年至2030年的预测期内将以37.7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78亿美元。
事实上,Statista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Metaverse用户将达到26.3亿。目前的重点是虚拟分支机构、区块链资产和数字货币的早期实验。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银行深入研究DeFi和虚拟参与。
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和KEB Hana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可能的样子,即沉浸式客户互动和区块链支持的金融服务。到2025年,许多金融机构预计将探索区块链、代币化和元宇宙相关计划,元宇宙市场预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
尽管虚拟世界可能仍感觉像一片遥远的未开发之地,但金融机构已做好准备。一切已开始运转,到2026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金融业被这个崭新的数字世界所改变。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虚拟世界的金融革命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